正文内容 评论(0)
KOBO,也叫蓝色海洋之王(King of the Blue Ocean),是陈列在美国新贝德福德捕鲸博物馆里的鲸鱼骨骼展品,长约20米,是一头幼年的蓝鲸。
它是博物馆里最受欢迎的一个作品,“漂浮”在最显眼的位置,每天都会有很多游客前来参观。
人们总是会被它庞大的尺寸所惊叹,同时也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在KOBO头骨靠近脊椎的位置连着一根管子,管子下方则是一个装着黑色液体的烧瓶。
据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KOBO已经死了26年了,制作成标本展览也有24年了,但骨骼一直都有液体渗出。
目前已经收集了1200毫升了,1000毫升在储藏室,正在收集的容器中有200毫升。
原本应该更多的,因为头十年,博物馆忘记收集了,很多都直接滴在了游客的衣服上。
黑色液体究竟是什么?
其实,这种黑色液体是鲸鱼身上的油。
蓝鲸,是现存世界上最大的动物,也是最肥的动物之一。根据一项研究表明,蓝鲸的体脂含量非常高,超过35%(鲸奶的脂肪含量更高,高达42.3%)。
就拿KOBO来说,它死亡的时候大概是5岁,体重大约有36吨,那么它体内的脂肪差不多也有12.6吨。
这些脂肪主要位于皮下的脂肪层,丰富的脂肪可以让蓝鲸在寒冷的海水中保持体温,同时也可以作为一种能量储备,即使长时间不进食,蓝鲸也不会被饿死。
我们所熟悉的鲸油,基本都是从鲸鱼油脂层中提炼出来的。
过去都是现场捕捞,剥皮,取下鲸鱼脂肪再熬煮获取的,而鲸鱼的尸体就会被直接丢弃在水中。
但开头提到的黑色油脂,并不是来自鲸脂层,而是来自骨髓。
蓝鲸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大油包”,除了肉肥外,骨髓里也充满了油脂。
骨髓里的油脂,可以帮助鲸鱼保持浮力,也是备用能源的存在。
一般来说,制作骨骼标本的工序是很多的,合格的骨骼标本,没有一丝肉也不可能有油脂。
但KOBO骨骼在制作的时候,工人们似乎有些“偷懒”。
鲸鱼骨架的制作过程
KOBO的尸体,是在1998年3月3日发现的,死于轮船撞击。
被发现时,它正被一艘长148米的轮船顶着走,由于位置是在船体下方,因此轮船上的人根本没注意到它,也没发现撞到鲸鱼了。
随后,尸体被船只拖上岸,研究人员做了尸检,发现蓝鲸的死因比想象中要复杂,结论是:先被另一艘船的螺旋桨击中身体,后和这艘大轮船相撞,并死亡。
死亡具体时间不详,但事故发生的时间是在3月1日,蓝鲸的尸体一直“卡”在船头,被推着走了2天才被发现。
鲸鱼的尸体最后就是交由新贝德福德捕鲸博物馆处理的,工作人员先剔除蓝鲸骨骼上的肉,然后将它的肉和骨骼分别放入22个笼子里,模拟“鲸落”的过程,浸泡在海底5个月,让海洋生物来清理蓝鲸骨架。
清理干净后,这些骨头被带到博物馆,晾晒,漂白,修补,重新组装,蓝鲸骨架于2000年开始展览,并取名为KOBO。
博物馆深知油脂去不干净,会导致骨骼发黄发臭,还特意用化学溶液浸泡骨骼脱脂。
没想到一番操作后,KOBO骨头上的肉都被清理干净了,唯独骨髓没有处理好,这么多年了,依然还在渗油。
最后
有人认为,一直渗油,就是博物馆在处理的时候偷懒导致的。
确实,这么说也没错。现在处理鲸鱼骨头,一般是将骨头埋土里,时间也会很长,要好几年。KOBO在海底才浸泡5个月,显然有点“潦草”。
但鲸鱼自身也有问题,它的油也太多了,处理起来确实很难。
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的一个弓头鲸标本,收藏160年了,也还在滴油。
但不管怎么说,博物馆的做法值得夸一下。
既然一直在漏油,索性在2010年放了一个烧瓶收集起来,还能做个直观的科普实验,题目就是:KOBO的油到底能漏几年,能漏多少毫升。
博物馆的预测是,能一直漏到2060年。
- 热门文章
- 换一波
- 好物推荐
- 换一波
- 关注我们
-
微博:快科技官方
快科技官方微博 -
今日头条:快科技
带来硬件软件、手机数码最快资讯! -
抖音:kkjcn
科技快讯、手机开箱、产品体验、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