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评论(0

我国量子直接通信领域新突破:300公里级全连接!
2025-06-02 11:17:33  出处:快科技 作者:建嘉 编辑:建嘉     评论(0)点击可以复制本篇文章的标题和链接复制对文章内容进行纠错纠错

快科技6月2日消息,据央视新闻报道,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创新提出长距离大规模可扩展全连接量子直接通信理论架构,并成功实现四节点间300公里级量子直接通信网络,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科学通报》(Science Bulletin)。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陈险峰、上海电力大学教授李渊华团队以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清华大学教授龙桂鲁团队的量子直接通信理论为基础,展开了进一步研究。

在最新研究中,科研人员创新性地采用双泵浦光参量下转换技术,构建起具有高抗干扰能力的量子纠缠分发系统。

我国量子直接通信领域新突破:300公里级全连接!

实验结果显示,通信后各节点间共享量子态保真度仍保持在85%以上,验证了该方案在长距离通信中的可靠性。

经300公里传输后到达接受节点的光子对数仍达300~400Hz(赫兹),这意味着经过编码后,理论通信速率可达每秒数比特。

这项研究的突破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一是突破传统星型网络架构限制,实现了全连接网络的可扩展性;

二是通过优化纠缠光源制备技术,将传输距离提升至300公里量级;

三是建立了基于量子态重构的误差修正机制,确保了多节点通信的稳定性。

据了解,该网络系统的成功构建为量子通信网络实用化奠定了重要基础。

未来,相关技术可应用于军事指挥、政务通信、金融交易等对信息安全要求极高的领域。

我国量子直接通信领域新突破:300公里级全连接!

量子通信的安全性极高,主要是基于量子不可克隆原理,量子态一旦被测量就会发生改变,所以任何试图窃听量子通信的行为都会被发现。

比如在量子密钥分发中,发送方和接收方通过量子态传输密钥,如果存在窃听者,其测量行为会破坏量子态,接收方和发送方就能察觉,从而更换密钥重新进行分发,保证了信息传输的安全性。

从理论上来说,只要量子通信的协议和实现过程没有漏洞,信息传输过程中的密钥分发就可以做到绝对安全,这是传统通信技术难以企及的。

【本文结束】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快科技

责任编辑:建嘉

文章内容举报

  • 支持打赏
  • 支持0

  • 反对

  • 打赏

文章价值打分

当前文章打分0 分,共有0人打分
  • 分享好友:
  • |

  • 热门文章
  • 换一波

  • 好物推荐
  • 换一波

  • 关注我们

  • 微博

    微博:快科技官方

    快科技官方微博
  •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快科技

    带来硬件软件、手机数码最快资讯!
  • 抖音

    抖音:kkjcn

    科技快讯、手机开箱、产品体验、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