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评论(0)
人类为什么要吃醋?这自然不是因为每个人都是“柠檬精”,而是因为醋和盐一样,可以在自然环境中自行生成,几乎所有含有糖分的液体都能够发酵成醋。
所以早在巴比伦时期就已有人类使用醋的记载。由于不同地区的物产不同,这也使得后来人们主动进行醋的酿造时,使用着不同原料。
比如东方国家常用谷物酿造,而西方国家则常用水果。有趣的是,这刚好对应着东西方酿造的传统。由于乙醇(酒精)经过简单的有氧发酵后就会变成乙酸(醋酸),不少学者认为酒醋同源,也因此在古代世界,掌握酿酒的文明一般都具有酿醋的能力。
比如在古希腊诗人阿切斯特亚图的《美食法》中,就透露了古希腊人曾用葡萄酒和无花果来酿醋,这种技术后来由古罗马人继承。传承至今,演变为西餐调味品中不可或缺的意大利香醋。
而在中国,民间传说醋是有杜康的第二个儿子黑塔酿酒时失误而来。虽然无法考证,不过在先秦时《礼记》中记录的“醯人”,其职责是为周王室掌管“五气”,指的是五种品质的酒,或者说发酵阶段。
由于除了酿酒以外酿的最多的就是醋,后来渐渐以“醯”指醋,这也是旧时酷爱食醋的山西人常被称为“老醯儿”的来源。
汉朝时,醋已成为产业能普遍生产,到了唐朝,已有不少用醋调味的名菜。比如韦巨源《烧尾宴食单》中就有一道“葱醋鸡”,将蒸好的鸡进行油炸再淋上葱醋汁,至今也是山西各大饭店头牌佳肴。南宋时出现的西湖醋鱼,更是杭帮菜中的经典。
虽然中国各地的醋太多是以谷物酿造而成,但是种类却因工艺和饮食习惯而异常丰富,大致分为以山西老陈醋、镇江香醋、四川保宁醋等固态发酵法制成的北方醋,和以浙江老恒和醋、福建永春老醋、广东玫瑰醋等液态发酵法制成的南方醋。
基于这样广泛的接受度,也诞生了与之相关的“醋文化”,最熟悉的莫过于汉语中常用“吃醋”来指代“嫉妒”了。“醋”含有“俏丽、风情”的含义,有时与“措”互相通假,所以在当时诗文中经常看到“风醋”或者“风措”,来描写一个人,形容俏丽有风情。
而今天我们所说的“吃醋”的“醋”,起初是与“争风”并列的,另作“争风吃醋”、“争风抢醋”,原指女人以俏丽、风情相互竞争,而非嫉妒。只是后来语义流变,醋表示“俏丽”的含义逐渐生僻,而醋表示“酸”的含义则是蓬勃发展。
如“醋大”一词,原指衣冠俨然的士人,后来却变成代指穷酸失意的读书人,相当于褒义转贬义。此外,“醋”是用来“吃”的这一合乎逻辑的正常理解,也使得“俏丽、风情”的含义进一步退场,于是“吃醋”这种表达固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