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评论(0)
二、技术简单解析:Zen 3和混合架构各具特色
Zen 3虽然发布已久,但目前仍然是市面上非常成熟的架构之一。
Zen 3也是Zen架构发布以来变化最大的一代,它对所有模块都进行了翻新,前端、预取、解码、执行、整数、浮点、载入、存储、缓存等等,都重新设计。
最明显的就是,就是Zen 3架构使用了2个CCX,每个CCX包含的核心数量也从上代的4个加倍增加到了8个,这么做的好处是让一个CCD里面的全部8核心能够共享32MB三级缓存(5800X3D更是达到了惊人的96MB三级缓存)。
这样的好处,补全了以往锐龙游戏性能过于弱势的问题,甚至IPC、功耗比等表现,都要比上代优秀不少。
正是Zen 3如此优秀,也让Intel酷睿的老架构无力应对,连续几代都无法超越,也被消费者吐槽“挤牙膏挤到头了”,最终祭出大小核组合的混合架构,用上了全新设计的Golden Cove微架构、Intel 7制程工艺,才在12代酷睿上实现了巨大的性能提升,也一反被AMD按在地上摩擦的态度。
再加上首发支持DDR5内存、PCIe 5.0等新的标准,今年上半年也是Intel 12代酷睿话题比较火的一年,出色的性能表现也引发了市面的诸多讨论。
12代酷睿的P核的适合较高负载的游戏、生产力应用,E核是用于对于多线程性能优化,并尽可能减少对前台任务管理的影响,再加上特别设计的Intel Thread Director(线程调度器)、Windows 11系统的优化,表现可圈可点,单核性能、多核性能都突飞猛进。
不过这种混合架构也被不少消费者吐槽,E核跑分很猛,实际体验带来的提升则没那么明显。
Intel也没有一味全部使用混合架构,12代酷睿只有12600K(不包含12600)以上才是。
我们这次对比使用的12400,就不带E核,刚好可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同为完整6核心12线程的锐龙5 5600、酷睿i5-12400,到底有何区别。